一、防爆原理与标准
防爆核心设计
防爆技术类型
隔爆型(Ex d):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压力并阻止爆炸向外部传播,常用于电机、控制器等核心部件。
本安型(Ex ia/ib):限制电路能量,确保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 / 热效应均不足以引燃爆炸性气体。
增安型(Ex e):通过优化设计(如密封、散热)降低设备运行时的火花 / 过热风险,适用于接线盒、灯具等。
正压型(Ex p):向设备内部充入惰性气体或空气,维持正压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气体侵入。
二、功能特点
安全防爆性能
所有电气元件(如电机、传感器、控制箱)均采用防爆型,接线处密封处理,避免火花外泄。
机械部件(如叶轮、螺杆)采用防静电材料(如不锈钢、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),减少摩擦产生的静电。
设备外壳接地,防止静电积聚;部分机型配备温度传感器,实时监控运行温度,超过阈值自动停机。
高效稳定喂料
环保与耐用性
智能化控制
三、系统组成与类型
1. 按结构与工作原理分类
螺旋防爆喂料机
振动防爆喂料机
皮带防爆喂料机
叶轮防爆喂料机
2. 核心防爆部件
防爆电机:采用隔爆外壳,定子绕组绝缘等级高,防止电机运行时火花外泄。
防爆控制箱:密封式结构,内部电器元件防爆,接线口有防爆格兰头,防止气体 / 粉尘侵入。
防静电组件:皮带、叶轮等部件添加防静电涂层,或采用导电材质接地,避免静电摩擦起火花。
四、应用场景
化工行业
粉尘防爆场景
石油与天然气
制药与食品
五、选型与安全注意事项
选型要点
防爆等级:根据现场爆炸性物质类型(气体 / 粉尘)和危险区域(如 0 区、1 区、21 区、22 区)选择对应防爆等级的设备。
物料特性:考虑物料的流动性、粒度、湿度、腐蚀性,选择合适的喂料机类型(如螺旋适合干粉,振动适合颗粒)。
处理量与精度:根据生产线需求设定喂料速度和计量精度,如连续生产需选择大输送量机型。
安全操作规范
设备必须接地,定期检查防爆密封件的完整性,避免老化导致气体侵入。
禁止在运行时打开防爆外壳或拆卸部件,维修需由专业人员在断电、通风后进行。
配套除尘系统需与喂料机联动,确保粉尘浓度低于爆炸下限(LEL)。
防爆喂料机通过专业的防爆设计和结构优化,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高效物料输送,是易燃易爆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自动化设备。其应用不仅降低了人工操作风险,还提升了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安全性。